文学研究领域呈现“认知升级”
认知转向是国外人文研究领域新近崛起的一种理论范式和研究视角,是认知科学不断对传统人文社科版图进行重构的过程。文学研究领域的认知转向体现了认知科学时代文学跨学科发展的视野,是对传统文学文化研究的全面深化与拓展。
认知诗学:认知科学首次涉足文学领域
认知科学与文学领域的首次互涉是1983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鲁文·楚尔教授出版了只有六十多页的《什么是认知诗学?》小册子,这是楚尔教授首次提出“认知诗学”这一术语。此后经过10年的潜心研究,楚尔教授于1992年通过北荷兰出版社出版了近600页的专著《走向认知诗学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经过16年的打磨和完善,终于在2008年由萨塞克斯学术出版社推出了《走向认知诗学理论》(扩展升级版)。这一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内容扩充,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文本分析更加深刻,论证更加严密,书的页数也从第一版的573页增加到720页。
从楚尔的研究对象来看,用“认知诗学”这一术语来指称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合适的。从狭义上来说,“诗学”在字面意义上是指关于诗歌的研究。楚尔的研究关注的是,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如何制约和影响诗歌的语言与形式审美的,以及读者对这些形式特征的反应。从广义上来说,诗学是指关于所有艺术的研究,“poetics”一词来自希腊语“poesis”,意同英语中的“making”。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关于悲剧的论述就取名为《诗学》(Poetics),因为古希腊悲剧是采用诗体形式创作的,所以“诗学”后来也泛指文学理论。
楚尔对诗歌形式与读者反应的关注有两个历史背景:第一个背景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于俄国和东欧的形式主义文学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流派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侧重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第二个背景是二十世纪中叶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计算机的诞生为楚尔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设备,正如我们在他的书中可以看见大量的分析诗歌韵律的频谱仪截图,这表明楚尔的认知诗学研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也是他的研究在当时很难受到主流文学研究者的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楚尔的研究之所以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因为他首次借用认知科学的设备及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研究了诗歌语言形式与读者审美之间的关系,克服了此前的形式主义批评单纯依赖思辨性方法、抛开读者谈论作品语言形式的弊端。
认知诗学“重生”:认知语言学的文本细读
虽然楚尔作为认知诗学的奠基人,其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是认知诗学真正在英美学术界流行开来,要归功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著名的文体学教授彼得·斯托克维尔2002年的《认知诗学导论》,以及其夫人乔安娜·盖文斯2003年与戈尔德·斯蒂恩合著的《认知诗学实践》。这两本书堪称将认知诗学理论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典范,成为推动认知诗学“起死回生”的两本标志性著作。
这其中固然有两书作者的英国人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因素,因为与以色列的楚尔相比,斯托克维尔在英语世界无疑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其所在的诺丁汉大学一直是英国文体学研究的重镇。抛却这些外部因素,相较于楚尔的极具技术挑战性的大部头,斯托克维尔等人的著作则明显更加“亲民”。在篇幅上,《认知诗学导论》仅200页左右,《认知诗学实践》则不到200页;在语言表达和体例上,斯托克维尔等人的初衷是为文体学方向的学生编著一本入门级教材,因此,他们采用了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且在章节和内容安排上也更加易读,满足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比如,在每一章都专门设计了术语解释、文本分析示例、课后思考题、拓展阅读等版块。
但是,《认知诗学导论》得以流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采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这使得该书在文体学学者和语言-文学跨学科研究者中受到了极大欢迎。斯托克维尔对楚尔的认知诗学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在继承方面,斯托克维尔首先沿用了“认知诗学”这一称谓,然后将研究对象继续聚焦在文学阅读,即文学文本与读者反应的关系问题上。超越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在研究方法上,斯托克维尔和楚尔最大的不同是,前者主要是将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应用到文本细读中,不直接涉及科学实验,而后者则更偏向于诗歌的认知实证研究,因而斯托克维尔的文本细读方法更容易被普通初学者所模仿和移植,这一点对于认知诗学早期的普及至关重要。二是在理论框架上,楚尔的理论框架更多的是一些松散的认知心理学概念,而斯托克维尔采用的主要是已经广为人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如意象图式、概念整合、概念隐喻等,而且这些理论概念在语言学界已经得到了系统化的论述,便于初学者掌握和运用。三是在文本体裁上,楚尔的研究局限于诗歌体裁,而斯托克维尔则将认知诗学拓展到诗歌以外的其他体裁,如小说和戏剧。这大大拓宽了认知诗学的适用范围,满足了不同体裁文学研究者的需要。斯托克维尔对认知诗学的全面改造,事实上实现了认知诗学的“重生”。
认知文学:传统文学研究范式的认知升级
认知诗学经过斯托克维尔的改造,虽然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活力,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却不能保证其持续繁荣。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们厌倦了套用概念整合、概念隐喻等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之后,经典认知诗学理论的魅力消失殆尽。而与此同时,另一种全新的文学研究范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这就是认知文学研究。其代表作是2015年美国肯塔基大学丽萨·詹塞恩教授主编的《牛津认知文学研究指南》,该书用近700页的篇幅,以30篇文章全方位地描绘了认知文学研究的宏大版图,在国内外文学界引起了轰动,标志着认知文学研究范式取代经典认知诗学理论而成为文学认知研究的新宠。
相比经典认知诗学,认知文学研究无论是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理论范式上都更加开放多元。在研究对象上,认知文学研究突破了经典认知诗学只关注文学阅读的局限,全面渗透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比较文学等传统文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兼容了楚尔的文学实证研究和斯托克维尔的文本细读方法,还包括了访谈、问卷等统计学方法;在理论来源上,打破了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的束缚,认知神经科学、情感科学、心智哲学、认知人类学、认知社会学、生物进化论等,只要是对文学研究有益的理论和概念都可以成为认知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斯托克维尔2020年出版的《认知诗学导论》(第二版)吸纳了很多认知文学研究的内容,说明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正在合流。
认知文学研究的另一个优势是实现了与传统主流文学范式的无缝衔接,在传统的文学理论范式基础上实现了“认知升级”,目前已诞生了认知生态批评、认知后殖民研究、认知空间批评、认知女性主义、认知酷儿理论、认知现实主义、认知历史主义、认知伦理批评等诸多范式。此外,在当前的国别文学研究中,澳大利亚文学的认知研究异军突起,成为当前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澳大利亚文学认知研究代表人物、悉尼环球学院的吉恩-弗兰克伊斯·维尔雷在2021年出版了两本关于澳大利亚文学认知研究的新书,分别是《澳大利亚神经-人文学的崛起:神经认知科学研究与澳大利亚文学的对话》和《澳大利亚文学的神经认知阐释:神经意识时代的文学批评》,均由国际知名出版商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
从认知诗学到认知文学研究,文学认知转向不是对已有文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否定与颠覆,而是运用认知的方法或阐释框架为传统的文学批评话语着色,通过研究范式和视角的转变开拓新的文学研究话题与领域,发掘文学作品新的价值,提升文学学科在新时代的价值,重塑文学研究的整体面貌。(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