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界面研究与认知诗学论坛(第149期)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界面研究与认知诗学论坛(第149期)学术活动于4月21日(星期四)下午在腾讯会议线上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河南大学张克定教授做题为“英汉语抽象空间位移关系构式认知对比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赵永峰教授主持,我校众多老师,博士生和硕士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张克定教授首先通过引用沈家煊《关于外语界做研究的几点想法》,指出探讨抽象位移事件及其语言表征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随后,张克定教授围绕抽象位移事件及其特性展开讲解。基于认知语言学界国内外专家对位移事件的研究的深入,张教授对抽象位移事件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如果位移体为抽象实体,由认知主体依据其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运用其认知想象能力将其构想为可动实体,使其在心理上发生相对于参照实体的位置变化,那么这样的位移事件就属于抽象位移事件。接下来,张克定教授揭示了抽象位移事件形成的认知机制及其限制条件,形象地说明了抽象位移事件是由抽象实体的具体化和可动化机制促动的,并针对该机制的运用有哪些限制条件予以解释。最后,张定克教授介绍了英语和汉语是如何编码抽象位移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异同。抽象空间位移关系构式通常会把抽象位移事件中的位移体、参照实体、位移和路径这四个要素编码为三个成分,即施事、谓词和处所。在英语和汉语中,抽象空间位移关系构式都必须包含上述三个必备成分,这是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相同之处,而谓词和处所这两个成分在英汉语中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这是不同之处。
讲座结束后,赵永峰教授做了精彩总结,指出张克定教授在语言学领域做出的超前研究,既聚焦了语言学这一基础学科,又放眼了我们国家大的宏观布局,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每位师生深度思考和学习。与会的师生收获颇丰,纷纷向张定克教授表示感谢。至此,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主讲人:张克定教授】
【主持人:赵永峰教授】
【在场师生】